盛夏时节,热浪滚滚。机械轰鸣下,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扎鲁特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于近日开工。项目计划安装200兆瓦风电和350兆瓦光伏,配套建设储能82.5兆瓦/165兆瓦时,通过“风光互补+生态治理+板下经济”的立体模式,完成生态修复,实现新能源产业融合。建成后,扎鲁特旗综合治理沙地面积达8.2万亩,年总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
从扎鲁特旗一路向西,在4400公里之外的新疆喀什麦盖提县,陕投集团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项目——陕投喀什麦盖提县50万千瓦光伏治沙发电项目于5月30日刚刚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全面完成“5·31”并网目标,进一步助力打造新疆百万千瓦风光基地。
在祖国辽阔的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风、光正以柔韧之力创造绿色奇迹。历经几代人接续奋斗,从根本上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多地加快建设新能源基地,推动“沙戈荒”(沙漠、戈壁、荒漠)治理迈向风光蓝海。
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显示:到2030年,新增光伏装机规模2.53亿千瓦,治理沙化土地1010万亩。这一新增装机规模相当于全国光伏总装机量的40%,将直接推动光伏从“补充能源”一举跃升为“主力能源”。
我国沙戈荒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资源禀赋,为“十五五”时期光伏治沙提供了广阔的装机空间。国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二级巡视员潘红星表示,“在‘沙戈荒’地区划定了对生态影响小、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低的适建区域19.98万平方公里,理论装机近100亿千瓦”。
“十五五”光伏治沙顶层设计规划的出炉,为资本市场带来了短暂利好。瑞达期货研究员王福辉表示,受规划印发影响,市场情绪开始好转,乐观情绪逐步增加。但多晶硅需求端仍面临较大压力,多晶硅库存处于高位状态。华西证券最新研报分析,一方面,在经济性驱动和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下,光伏装机需求有望维持高位;另一方面,当前光伏产业链核心矛盾在于供给阶段性过剩,在此背景下,拥有产品、技术及渠道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有望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稳健穿越行业周期。
《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的出台,为“十五五”时期光伏治沙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光伏治沙是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促进防沙治沙和光伏建设融合发展,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其中,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面积10.15亿亩,戈壁(含石砾地)面积7.18亿亩,大部分区域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区或很丰富区,建设光伏电站潜力大。但是,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植被稀疏、土壤易风蚀,生态破坏容易、修复难。光伏电站建设过程中难免会扰动脆弱的生态系统,破坏植被和土壤结皮,如不科学修复,极易造成局部风蚀或风积现象,加剧风沙危害,直接影响光电转换效率和工作时长,并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民生产生活。bwin必赢
《规划》提出,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充分考虑气候特征和适建区域,以风光资源为基础,以区域电网、输电通道、调节电源为保障,明确了三大气候区和五大重点发展区域。以实验项目为引领,推进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构筑东起内蒙古中部,西至新疆“点、线、面”相结合的光伏治沙长城。
《规划》要求,在光伏治沙选址、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推进防沙治沙与光伏建设融合发展。科学分析光伏治沙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减少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政策和技术模式,强化监督监管,营造良好氛围,稳步推进光伏治沙高质量发展。
当前,推进光伏治沙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包括少数地方对光伏与治沙之间关系认识不到位,光伏治沙理念不科学;本地消纳能力不足,电网支撑和接入能力较弱;少数企业注重电站建设,科学开展防沙治沙考虑不足,尚未形成有效的融合发展模式;光伏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需长期系统观测、科学评估;光伏治沙标准体系尚需完善。
为落实好《规划》目标和任务,国家林草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三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有关省(区)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牢固树立系统观念,按照生态优先、治沙为主、分步推进、先疏后密等要求,结合实际,编制好荒漠化防治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方案,统筹协调本地消纳和光伏治沙项目建设。以实验项目为引领,创新政策机制,指导能源企业科学编制光伏治沙项目实施方案,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支持农牧民及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光伏治沙,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当前,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主阵地。
今年1月23日,在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了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的最新建设情况。她表示,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新能源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是新能源装机增长的基本盘。截至2024年底,第一批基地建成9199万千瓦、约占95%,投产9079万千瓦。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用好第一批基地建设成果经验,继续抓好第二、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资料显示,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生物多样性大会上宣布“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同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的通知》,在内蒙、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18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筹安排50个基地项目、装机9736万千瓦。
2024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进行了专门部署。会议明确提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
“在‘沙戈荒’地区建设大规模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基地,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荒漠化治理、生态修复、农牧业发展相融合的有效方案。这不仅推动了绿色能源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还通过生态修复与能源产业融合,为‘沙戈荒’地区创造了绿色经济增长点。”北京林业大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薛永基分析。
而按照《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今年,光伏治沙的综合效益将更加显著。
刚刚落幕的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简称“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有关新能源转型、光伏出海的讨论尤为热烈。
太阳能科技企业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钱晶分享了中国光伏治沙的经验,吸引诸多外国与会者参与。向沙特阿拉伯第五轮可再生能源光伏项目中的AHK2和MAS两大光伏项目供应总计1.75GW的晶科组件;通过阿布扎比1.8GWPV3阿吉班光伏项目,在广袤沙漠中打造“光伏治沙”标杆工程……越来越多中国方案走向海外,为更多地区能源转型与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沙戈荒”是沙漠、戈壁和荒漠的统称,其特征是光照强、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钱晶表示,光伏阵列如同巨大的沙障,能够减缓沙暴侵袭。有了光伏板遮挡,沙地温度降低,减少了水分蒸发,为当地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优化了气候。
蒙古国企业家巴图诗蒙·延甘巴亚表示,蒙古国有广阔的沙漠,丰富的太阳能潜力还未充分释放。中国创新的光伏技术越来越多,双方开展合作,蒙古国巨大的太阳能潜力也将得到释放。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沙化土地面积16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58%。
长期以来,中国开展大规模绿化工程,通过光伏治沙、草方格固沙、封育轮牧等方式,使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
光伏治沙是一项有效的“沙戈荒”治理路径。“十四五”以来,中国多次强调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根据规划,到2030年,中国“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总装机规模将达4.55亿千瓦,相当于20座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6月13日,由中国华电、华润集团开发建设的新疆天山北麓戈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首批2台100万千瓦煤电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中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简称“SNEC光伏展”)上,不少厂家展出适合“沙戈荒”的沙漠组件产品,成为今年SNEC光伏展的一大看点。
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三的龙头企业——晶澳科技携“漠蓝”沙漠光伏、“耀蓝”海上光伏及抗冰雹组件等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SNEC光伏展,并发布全球首张“沙戈荒认证”。记者获悉,晶澳科技“漠蓝”沙漠光伏产品,主要应用于降水少、沙尘大、风力强、温差显著且气候炎热的地区。该产品采用全套高耐候封装材料,可从容应对沙漠、戈壁、荒滩等干热地区的各类挑战,同时具有优异的自清洁功能,可有效减少组件的清洗频次,降本增效。
专注绿色能源的高新技术企业——海泰新能,在SNEC光伏展上重点展示了海泰泰合2.0N型沙漠光伏组件,吸引了不少关注。据悉,该款组件可“免疫”极端气候,抗风沙能力强,已通过沙尘冲击测试。耐温差性能优越,能在-40℃至85℃冷热循环600次,远超IEC标准的200次,还具备IP68级防护,可长期浸没于沙尘积水环境,保障恶劣天气下正常运行。
从沙戈荒到“光伏绿洲”,柔性光伏支架正引领立体治沙新模式。据汇耀品尚能源科技总工程师兼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永志介绍,此次SNEC光伏展正式发布的《基于柔性光伏支架系统的“光伏+生态治理”解决方案》,通过减少大规模改造、降低地表风速、提升布板率、创新产业形态等综合举措,结合立体治沙模式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有望将贫瘠的沙漠开发成能源的宝库。携手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广东阳硕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汇耀品尚能源科技已经完成乌拉特前旗苏计沙地200万千瓦光伏治沙基地项目、300MW光伏项目等多项目柔性光伏支架战略合作。
阶段性供需错配的当下,光伏治沙有望助力中国光伏产业出清突围,蹚出一条新路子。
新闻热线电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广告招商电话